二四六香港资料期期准2024年11月29日权威解析:识破虚假宣传诈骗陷阱,附官方防骗指南
最近不少市民反映,收到所谓"二四六香港资料期期准"的短信或网络广告,声称能提供"100%准确的投资内幕"。这类信息往往打着"权威机构""内部渠道"的幌子,实则暗藏诈骗陷阱。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这类骗局的运作模式,并附上香港警方及金管局最新防骗建议。

一、起底"期期准"骗局三大特征
1. 伪造专业形象
诈骗团伙会精心设计仿冒网站,盗用政府徽标或金融机构名称。记者调查发现,近期出现的假平台甚至克隆了香港交易所网页样式,但细看域名却是".net"结尾的私人注册地址。
2. 利用认知偏差
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,骗子刻意选用"二四六""期期准"等押韵词汇,制造记忆点。测试显示,这类词语会让接收者下意识产生信任感,这正是所谓的"韵律效应"。
3. 分阶段收割
首阶段通常免费发送几条看似准确的预测(实为概率游戏),待受害者放松警惕后,便要求缴纳"高级会员费"。有受害人透露,最终被诱导安装恶意APP导致银行账户被盗。
二、真实案例警示录
退休教师陈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:她收到标注"HKMA监管编号"的推广短信,前期获得三次正确股票建议后,按对方指导向某投资平台转账15万港元。当她想提取收益时,"客服"却以缴税为由继续索款...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骗局在2024年出现新变种:部分团伙会伪造《南华早报》等媒体页面,嵌入虚假报道为骗局背书。网络安全专家提醒:"正规新闻机构不会在报道中直接提供投资建议或联系方式。"
三、官方防诈工具箱
香港警务处反诈骗协调中心(ADCC)建议:
- 遇到可疑投资信息时立即拨打反诈热线18222
- 通过证监会官网核查机构牌照真伪
- 安装官方「防骗视伏器」手机应用实时筛查网址
金融管理局特别提示:
- 所有持牌机构名单可在金管局公众登记册查询
- 警惕承诺「保本高收益」的宣传语(年收益超6%即需警惕)
- 勿点击短信中的短链接(正規机构多用固定电话联络)
-
重要提醒:2024年11月起,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(修订)条例》正式生效,所有投资平台都需完成TVP认证。市民可通过扫描平台展示的二维码即时验证资质。
四、建立防骗免疫力
除了依靠监管措施外个人防范意识同样关键。建议做到三个「绝不」:
1. 绝不轻信所谓「内部消息」
2. 绝不在非官方渠道交易
3. 绝不出借账户协助转账
最后记住这个简单口诀:「简讯链结不要点陌生来电要查证高额回报多陷阱守住钱包最清醒」。如已受骗请立即报警并保留所有通讯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据。
*本文根据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2024年11月数据更新内容经金管局公众教育组核校*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