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多余和韩婧格
初春的早晨,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,王多余蹲在巷子口的老槐树下,手里捏着半截粉笔,正对着地面涂涂画画。他的眉头紧锁,嘴里嘟囔着谁也听不懂的公式,偶尔还用手背蹭一下鼻尖,留下一道白痕。

一、多余的名字,不多余的人
"多余"这个名字是村里老会计起的。那年王多余出生时,家里刚遭了洪灾,爷爷蹲在门槛上抽旱烟,瞥见接生婆怀里皱巴巴的婴儿,叹了口气:"又是个带把的,多余。"这话被路过的老张会计听见,上户口时大笔一挥,"王多余"三个字就这么定了下来。
但王多余从不觉得自己多余。他总说:"名字是别人给的,活法是自己选的。"这话后来被韩婧格用钢笔写在日记本扉页,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星星。
二、格子衬衫与方程式
韩婧格转学来的那天,穿着件蓝格子衬衫,在讲台上自我介绍时声音轻得像蚊子叫。班主任让她坐在教室最后的空位,恰好是王多余前桌。那天下午,王多余发现自己的橡皮总是不翼而飞,直到放学时看见韩婧格铅笔盒里躺着三块印着牙印的橡皮。

"你属老鼠的?"王多余戳了戳她的后背。韩婧格耳尖瞬间红了,从书包里掏出个纸包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新橡皮。"我、我紧张就会咬东西..."她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,"这些赔你。"
三、自行车后座的银河
高三那年夏天,王多余用废品站淘来的零件攒了辆自行车。每天晚自习后,韩婧格都坐在后座,怀里抱着两人的书包。他们总绕远路从河堤走,王多余一边蹬车一边背元素周期表,韩婧格就数着路灯接龙背古诗。
某个停电的夜晚,银河格外清晰。韩婧格突然揪住王多余的衣角:"北斗七星像不像橡皮和粉笔?"王多余仰头看了很久,第二天在韩婧格课桌里塞了张纸条,上面画着用星座连成的橡皮和粉笔,落款是"不多余"。
四、岔路口的硬币
高考放榜那天,韩婧格被北京名校录取,王多余却因三分之差要复读。他们在校门口的榕树下坐了一下午,蝉鸣声震耳欲聋。韩婧格突然掏出枚硬币:"字就去北京,花就复读。"硬币在空中划出银光,最后卡进了树缝。
后来王多余总说,那枚硬币其实落下来是"花"面朝上,但韩婧格趁他不注意用脚尖翻了个面。真相没人知道,只知道那年九月,韩婧格的行李箱里塞着王多余送的十二色粉笔,而王多余的复读课本扉页上,多了行蓝色钢笔写的"等"字。
如今老槐树下的粉笔痕早被雨水冲淡,但路过的人都说,有时能看见树影里晃着两个影子,一个在画永远解不开的方程式,一个在数永远数不完的星星。
本文标题:《王多余和韩婧格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